编者按: 5000年前, 我们的先祖怎样制作食物? 他们的炊具是什么材质? 长什么样子? 先民们来自哪里? 属于哪一个文化体系? 春节前夕, 我市文物考古学者陶宗冶从一只用途类似现代砂锅的陶鬲说起, 为我们揭开埋藏在宣化贾家营村庄下的秘密, 带我们一同去见证数千年前古人的聪明才智, 了解文化的演进历程。
本报记者 王宸胤
1984年春天, 时任张家口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陶宗冶带着工作人员孙鹏和宣化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的馆员李维组成调查组, 到洋河的支系龙洋河两岸进行考古调查。 当走到宣化的贾家营村时,他们发现了零散分布的陶片, 虽然陶片碎小, 但职业的敏感度让大家都意识到———这里会有大收获!
发现“灰坑”
“当时您为什么选择到洋河的支系龙洋河两岸考古?” 我问。
“因为当时这个区域的考古研究是空白, 所以我向省文物局提交了考古调查申请。” 陶宗冶回答。
“当时是怎么发现这批文物的?” 我又问。
“那天快进村的时候, 正赶上两个村民在村边平整土地, 刚刚铲平的地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有一片区域的土色颜色偏灰黑。 我们考古人对土的颜色特别敏感, 因为不同颜色的土形成过程不同。果然, 走近一看, 这片土不仅颜色灰黑,而且里面还包含被烧过的草灰、 人类烧过的土块, 以及灰色的陶片, 这就意味着是一处古代人留下的垃圾坑, 考古人把它称之为 ‘灰坑’。” 陶宗冶回忆说。
这一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 当时已是下午, 为了能在天黑前把垃圾坑清理干净, 大家请在旁边劳作的农民帮忙,借助他们的工具铲平地面确定灰坑范围。很快, 一个直径两米多的不规则形灰坑显露了出来。
更让人兴奋的是坑里不仅包含了大量的陶片, 而且陶片相对比较大, 破口也没有磨损, 一看就是当年陶器破损后直接丢弃到坑里, 没有扰动。 这为后期拼对、 复原出完整陶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陶片外, 坑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兽骨, 磨制的石刀、 蚌刀、 卜骨和骨箭头。根据这些遗物特征, 调查组初步判断,这座坑的年代应该是新石器时代。
彩色“砂锅”
满满几编织袋的陶片运回市文物管理所, 接下来的工作是看看能否复原出完整的陶器。 “拼对陶片可是个磨人的细活, 好在孙鹏是这方面的高手。 他先根据陶片颜色、 纹饰找出同一件陶器的口和底, 然后把颜色、 纹饰相同的陶片按照破损茬口一片一片对接起来。 经过几天的拼对, 一件件完整的陶鬲、 陶盆、陶罐被修复出来, 另几件陶瓮、 陶钵的基本形状也拼对了出来。 别小看这几件陶器, 这可是洋河流域第一次将史前文明展现给我们。” 陶宗冶说。
在考古调查中, 一个灰坑能出几件完整陶器是不多见的, 说明贾家营是史前人类活动十分活跃的一个地区。 调查组再次来到贾家营深入了解遗址保存情况, 这一次运气更好, 调查组在村外乡间小道旁发现了两件几乎完整的大口罐和一件盆, 都是橘红色的彩陶! 除此之外, 调查组还发现了一片单独的陶片。它们又会为调查组带来什么惊喜呢?
采访中, 陶宗冶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 照片上是一件很奇特的器物———乍看, 这是个形态肥胖憨厚的罐子, 不同之处是它还有三个足, 很像一个鼎。 我好奇的问: “这是什么?” 陶宗冶说:“这种器型叫鬲, 这是一件彩陶鬲。”
陶宗冶详细解释说, 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发明的用来做饭的 “锅”, 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不同之处在于, 鬲在罐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空袋足, 好处是首先容积比罐更大, 可以盛放更多水和食物; 其次三个足放在火塘煮食比罐更稳;第三是受热面积加大, 能更好地利用火源。 所以, 从罐到鬲是人类在炊具认知上的一个飞跃。 为了防止在火塘煮食时炸裂, 人们制作鬲时还有意往陶土里掺杂了很多小米大小的砂子, 效果就像我们今天的砂锅。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 鬲和鼎只有中国有, 所以也有学者把中国古文化称之为 “鼎、 鬲文化”。
文化的碰撞
除鬲以外, 贾家营出土的陶器中,罐、 瓮、 盆、 钵占有相当的比例。 除了鬲和少量的罐陶土是含砂的, 其它的陶器如罐、 盆和瓮都是泥制的。 所谓泥制是指陶土里不但没有砂, 而且制陶的泥还是经过淘洗选择的、 最细腻的泥, 这样处理是为了让陶器密度增大, 器物不容易渗透。 器物中体型最大的, 瓮口径达30多公分, 体高约50公分, 外形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现代的缸, 但底部也有三个足, 这是为了隔离地面、 起防潮作用而安装的。 “大体量瓮的存在还说明当时的农业可能很发达, 食物已有结余。” 陶宗冶说。
“这些器物距今有多少年? 是谁用过的?” 我问。
“这可得详细说明了, 因为这些遗存分属于三个不同的人类群体。” 陶宗冶笑笑, 接着解释说, “首先, 那片单独的陶片距今6000年前, 说明6000年前贾家营已经出现使用彩陶的人。 这种艺术风格独特的彩陶集中发现于张家口赤城和宣化一带, 因此有学者认为, 距今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 张家口生活着一群有别于其它地区史前文化的人群。其次, 那两件大口罐和盆距今5000年前, 属于辽西地区小河沿文化, 这在涿鹿也有发现, 说明小河沿文化发展繁荣时期曾从辽西迁徙到了张家口。 第三,那些距今5000-4000年前的鬲、 盆、 罐归属于以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中心的老虎山文化体系。”
“这三个人类群体是一脉相承的吗?”我继续追问。
“不是。 这些文物生动地说明, 历史上这一带先后有中原、 辽西和河套三大文化圈的史前文化的人群在此生活。 他们在迁徙、 在聚集、 在扩张, 从而完成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文化间的碰撞及融合。” 陶宗冶说。
这些珍贵的文物现收藏在市博物馆,它们是张家口史前文化演进过程的有力佐证。 (图片提供: 陶宗冶)
记者手记
历史的见证 文明的脉络
今天, 当我们随便拿起一个砂锅,煮一锅粥、 炖一锅汤时, 我们很少会去想: 这个炊具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当时长得什么样子? 什么人在用它? 用它煮什么? 太多器物, 我们之所以习以为常, 是因为它们出现在我们的文明史里太久了, 久到长达几千年的时光,久到让我们经常会停下追寻它们的脚步。
华夏文明是统一的, 也是多元的。张垣地域文化是碰撞的, 也是交融的。6000年前的一个陶片告诉我们, 这里曾有一群“仰韶人”; 5000年前的一个陶罐告诉我们, 这里曾有一群“辽西人”; 5000-4000年前的一个陶鬲告诉我们, 这里曾有一群“河套人”。 不管是迁徙、 是扩张、 还是聚集, 他们都曾经先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 这些文物就是历史的见证。
陶宗冶老师告诉我, 考古就像阅读一本埋藏在地下的天书, 发掘、 修复、 研究就是翻页读书的过程, 只不过考古这本书上写的不是字, 而是发掘的物。 读懂它背后所写的历史“故事”, 考证出文物的价值, 也就理清了文化的脉络。 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碰撞、 融合、 统一的历史过程。 所以每一次考古发掘、 每一件出土文物、 每一个研究成果, 它们的背后都有考古人值得回忆的故事、值得自豪的心血。 而这些, 也值得所有人去了解、 关注和学习。
历史的气息从一件出土陶鬲中飘荡开来, 拂过广袤的原野, 袭上我的心头, 久久不能散去……
陶罐